提到过敏性紫癜,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:这肯定是过敏引起的,得赶紧查一下过敏原、远离过敏物!但实际上,这个疾病虽带 “过敏” 二字,却和我们常说的花粉过敏、食物过敏等典型过敏反应相去甚远。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这种容易被误解的疾病。

名字带过敏,本质却是血管炎
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核心的血管炎。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 “出错”,产生了异常的免疫复合物,这些复合物附着在全身小血管壁上,引发血管炎症、破损,进而导致出血、水肿等症状。
而我们常说的 “过敏”(比如湿疹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),多是免疫系统对花粉、牛奶、尘螨等外界物质过度敏感,通过“IgE 抗体” 介导产生的反应,会快速出现皮肤瘙痒、打喷嚏、腹泻等症状,核心是“对外界异物的过度防御”。
过敏性紫癜是小朋友的专属病?
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(约90%的患者在10岁以下),成人也可能患病,并且病情往往更严重,预后更差。

过敏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?
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多从皮肤长紫红色斑点开始,还可能累及关节、肠胃、肾脏,典型表现有这4类:
皮肤紫癜:最典型信号
通常出现在下肢、臀部,对称分布(比如两条腿同时出现),一开始是红色小丘疹,慢慢变成紫色瘀点、瘀斑,按压不褪色(这是区别于 “过敏皮疹” 的关键 —— 过敏皮疹按压会变白)。严重时瘀斑会融合成大片,甚至出现水疱、溃疡。
关节症状:易被误认 “生长痛”
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,常见于膝盖、脚踝、手腕,活动时加重,休息后缓解,一般不会留下关节畸形。很多家长误以为是 “关节炎”,容易延误就医。
消化道症状:可能比皮肤症状先出现
部分患者会先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便血、黑便 —— 这是因为胃肠道血管受损,出现黏膜出血、水肿。
肾脏受累:最需警惕的并发症
这是过敏性紫癜最关键的预后因素!约30%的患者会出现肾脏问题,表现为尿里有蛋白、红细胞等,少数会发展为慢性肾炎、肾衰竭。无论有无症状,患者都需要定期查尿常规,监测肾脏情况。
过敏性紫癜如何治疗?
既然不是典型过敏,治疗上自然也不是吃抗过敏药就能好。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制定方案,核心是 “控制血管炎症、保护受累器官”。
轻度病例:休息+对症处理
如果只是皮肤有少量紫癜,没有关节、肠胃、肾脏症状,通常不需要特殊用药,只要让患者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少吃辛辣、坚硬的食物,多数能在1-2周内自行缓解。
中重度病例:抗炎+保护器官
若出现关节肿痛、腹痛,可能会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缓解症状;腹痛严重或有消化道出血时,会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;如果肾脏受累(如大量蛋白尿),可能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,避免肾脏损伤加重。
热休克蛋白-疫建04免疫治疗
基于Treg和pDC表面受体设计激活型激动剂疫建04,活化Treg、pDC等免疫调节细胞,恢复免疫平衡,治疗过敏性紫癜、渐冻症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
最后:
过敏性紫癜大多预后良好,尤其是只累及皮肤的患者,很少留下后遗症。但需要注意定期复查尿常规,肾脏受累可能在发病后1-3个月才出现,甚至有的患者皮肤症状消失后,才发现尿里有蛋白。所以无论有无症状,患者都要在发病后3-6个月内,每月查1次尿常规;之后根据情况每3-6个月复查,至少随访 1-2年。